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南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淮府〔2022〕9号)

发布时间:2022-05-13 16:24 点击数:来源: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淮南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已经17届市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2316        


淮南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淮南厚植优势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南的关键时期,是淮南工业增强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宏观形势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安徽省推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区域叠加及效应集中释放,将为淮南深度参与区域联动、增强工业竞争优势,提供更多合作新平台和政策新支持;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进入快速蝶变周期,长三角地区城市数字化转型加速、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的新趋势,将为淮南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更多融入新空间和创新新动能。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淮南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为进一步增强在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南中的工业主体作用,特根据《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强省建设)规划》和《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全市工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发展呈现出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十三五”发展成效

1业经济稳步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改善

尽管受煤炭去产能政策较大影响,“十三五”时期淮南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随着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一期、中移动(安徽)数据中心一期、潘集选煤厂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4个百亿台阶,由2015年的917.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337.2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15年的828.6亿元增至2020年的1293亿元,平均增速达9.5%;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由2015年的331.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06.1亿元,年均增速为4.1%;利润总额从2015年的19.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80.9亿元,年均增速达到32.7%,增幅居全省第一,大大高于增加值增速,表明工业发展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2020年面对严重疫情冲击,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坚持防疫与复工两手抓,确保工业稳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2%的正增长。

 

 

1淮南市“十三五”规上工业增加值及利润增长情况

2上企业加快成长,聚力培育成效显现

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推进企业提档升级,坚持做精做优煤电化气产业链、做大做强非煤产业群,推动“开发区+招商+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三位一体突破,以产业链建设牵引和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工作。2018年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2018年初的609户增至2020年底的740户,净增131户,净增数位居全省第2位,比2015年末增加197家。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实施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到2020年底,全市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6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3家,省专精特新板挂牌企业24家,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和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

3兴产业快速崛起,结构转型进展加快

十三五时期,全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加大,煤电工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逐渐下降,从2015年的76%降至2020年的69.2%,也是自2002年以来首次降至70%以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2015年的15.5%提高到2020年的18.0%,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为58.6%56.1%19.9%2016年淮南高新区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获批安徽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是全省唯一的省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基地,2018年获批建设安徽省大数据技术标准创新基地,2019年探索建设安徽省大数据交易中心,积极创建长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数字经济的强势起跳助推高质量转型发展利用先进数字化技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十三五”时期18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共有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5个,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7个,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2个,市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2个。积极推动“企业登云”,新增云视讯登云企业265家。

4“三重一创”有力推进,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三重一创”和“1+3+8科技孵化器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淮南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创新载体建设不断取得新推进,2020年底,全市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2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7家、省级重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1家、省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3项;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4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家、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9家;省级工业精品30个、市级工业精品24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9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4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4家、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6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7件,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

5能减排持续有力,绿色发展初见成效

持续提高企业绿色发展水平,加快重点行业企业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全面完成重点行业、区域、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重点实施现代煤化工产业园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现代产业园日处理污1000吨污水处理站等项目,强化企业环保社会责任和主体意识,推动形成支持企业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共有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17家、市级绿色工厂19家。积极推进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全市共有19家优秀生产企业、14项先进技术、17项新装备产品、39个重点改造项目、1家节能环保服务企业进入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推介目录。

6制造业投资逐步加大,结构优化比较明显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完成工业投1402亿元,与“十二五”期间基本持平;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876亿元,比“十二五”增15.7%;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由“十二五”的53.6%上升到“十三五”的62.5%,表明我市工业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制造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双双出现上升,逐步减少对煤电产业的依赖,为“十四五”期间高新技术引领制造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淮南工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奋力迈进的战略机遇期。尽管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加速突破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正为工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特别是,在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等国家重大部署,将为工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积极有利的宏观环境。从区域联动发展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逐渐走向深入、安徽制造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合肥都市圈建设推动合淮同城化,更将对淮南工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2021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提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中部地区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入加速期,呈现出上海龙头高高引领、江浙两翼开合奋进、安徽强势发力的高质量发展态势。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长三角一市三省将不断增强政策协同、深化分工合作、凝聚强大合力,巩固和放大长三角地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先行优势。将着力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携手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携手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着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携手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依托长三角地区强劲活跃的科技和产业创新动力源,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体系,依托国家发改委部署上海市闵行区结对合作帮扶淮南市的重大机遇,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承接产业转移,造就淮南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安徽制造业发展进入跨越期,呈现出铜墙铁壁+芯屏汽合+大智移云+集终生智”四大动能接续迸发,科教资源集聚、国家级创新平台“关键变量”融合叠加的创新驱动、制造强省态势。“十四五”时期,全省将坚持制造为基、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品质引领,着力构建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智能家电、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光伏等优势产业新支柱,积极打造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装备、纺织、食品等基础产业新优势,谋划布局特色新材料、量子计算与通信、先进核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新基础,在全国制造业第一方阵中争先进位。特别是,皖北地区全力打造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更加有力地跟上全省制造业跨越发展的步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的,加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国家发改委专门制定了《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的若干政策意见》,省发改委制定了《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方案》。依托制造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强劲态势,发挥支持皖北的政策优势,造就淮南建设工业强市的更强动能。

合肥都市圈建设进入突破期,在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和桐城市的都市圈空间,呈现出率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迈进的同城化态势。合肥都市圈将紧密对接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的机制创新与建设进程,增强合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以促进合肥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创新体系协同共建、产业发展分工合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国际化现代化都市圈。伴随同城化进程的加快,紧邻合肥的淮南,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载体对接更加通畅、资源共享更加便捷、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推动合淮产业走廊建设进入新阶段。

但也要看到,我市以煤电为主的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期;产业链集聚度低,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园区规模能级相对不高、主导产业分工不突出、土地单位投资强度和产出不高;规上企业数量少、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弱;工业投资总量不大、增幅缓慢、发展后劲不足;融入合肥工业体系明显不够;招商引资激励动力不足。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硬约束下,推进节能减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新优势的任务更加紧迫更加艰巨。必须精对准工业强市建设中的痛点堵点问题,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把握战略机遇,适应新形势,补短板、破瓶颈,奋力推动淮南工业迈上新台阶。

二、“十四五”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充分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合肥都市圈发展的战略机遇叠加,充分发挥合淮产业走廊优势和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区建设政策优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提升工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坚定不移推动工业强市建设,加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构建5+5+1”现代工业体系,努力建设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南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依托合肥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聚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梯队。

深化合作,开放发展。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主要城市、开发区的区域合作,加强与行业头部企业、骨干企业、研发机构的产业合作。增强区域合作政策支持力度,积极融入长三角特别是闵行区及合肥开放型创新经济体系。

数字赋能融合发展。聚焦数字产业化,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优势,推动数字产业聚集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主动接续工业互联网,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节能降耗,绿色发展。挖掘工业节能空间,推动能源低碳化、清洁化、智能化转型,助力淮南2030实现“碳达峰”。推动企业绿色清洁生产,促进资源回收利用,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质量导向,品牌发展。以市场需求升级为导向,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模式,培育更多优质品牌,推动工业发展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全面塑造“淮南制造”品牌形象

(三)发展目标

2025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规上企业集聚度、企业创新能力较大提升,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民营经济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工业增速与全省保持同步,全面形成非煤产业为主的高质量工业结构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工业经济实现新跨越。到2025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力争翻一番,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20%,比2020年增加10个百分点;非煤电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到50%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1200家。

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2%,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达到50家;高新技术企业320家。企业市场竞争力、产品质量和品牌美誉度明显提升。

主导产业成为新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35%以上,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较2020年翻一番。

民营经济迈上新台阶。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0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0户,争创省级专精特新冠军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户以上。

数字赋能呈现新成效。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数据产业集聚度和影响度大提升,建成10个大企业数据中心。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超过60家。

绿色发展成为新常态。全市工业污染物排放显著减少,循环经济发展成效突出,规上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及能耗下降幅度达到省控目标,2030年实现碳达峰打好坚实基础。

1:淮南市“十四五”工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2025年

指标属性

产业能级提升

1

规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406

翻一番

预期性

2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10.1%

20%

预期性

3

五大新兴产业产值

亿元

——

翻一番

预期性

4

规上工业企业数量

740

1200

预期性

5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96

150

预期性

创新能力提升

6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

业务收入比重

%

0.7

2

预期性

7

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32

50

预期性

8

高新技术企业数

160

320

预期性

9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6.7

10.0

预期性

资源环境友好

10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

——

完成市目标

约束性

11

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下降率

%

——

完成市目标

约束性

数字化转型

12

市级及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32

60

预期性

13

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

——

5

预期性

三、重点产业

全面对接合肥及长三角各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新趋势,充分发挥淮南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五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一大特色产业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聚力推进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提升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一)培育壮大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

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机遇,积极落实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和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家电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深入掌握合肥、上海、苏州、南京、杭州、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对外合作与产业转移趋势,全面对接合肥的“芯屏汽合”优势,拓展淮南经开区、淮南高新区、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的承接产业转移空间,聚焦光电信息、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聚力打造产业配套基地。加快省级大数据发展基地建设,依托淮南互联网经济产业园和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等功能载体,发挥中科大、江淮云产业平台、淮南“智慧谷”科技研发平台、淮南大气科学研究院超算中心、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卫星资源图片中心、淮南中移动(安徽)数据中心和淮南安徽大数据交易中心等机构载体作用,形成大数据存储、交易和应用服务三大体系,打造数据绿色存储示范区,争创淮南大数据国家级产业集群和长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围绕航天光传输、水下光传输、海陆空天基信息等军工领域,组建一批军地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建设一批军地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努力打造具有淮南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加快与合肥庐阳大数据产业园、南京江北新区、无锡国家高新区等合作,承接数据库、云服务、数据中心的上下游服务、数据衍生增值服务、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等产业;积极对接阿里巴巴、华为、科大讯飞、浪潮等龙头企业,吸引一批生物大数据应用、医疗大数据、柔性电子、VR/AR、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的产业项目,培育未来产业。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产力争达到200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

大数据产业:依托省级大数据发展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5G基建,发挥电力资源优势,大力引进行业领军企业数据中心项目。引进集聚一批数字产业化项目,包括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形成数据归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等完整的数字产业化产业链。积极布局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公共服务数字化产业以及融合创新等智慧服务产业项目。

光电信息:围绕光电传输,以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电缆、光缆设备、光纤光缆、海陆空天基信息基站,以及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等项目。

智能终端:围绕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能医疗与健康、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等终端产品的发展,加强与合肥智能终端产业配套联动,大力引进培育各类智能终端零配件,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传感器、柔性材料及自控系统等。积极引进智能小家电项目。

新型显示:加强与合肥对接,深入参与新型显示产业链建设,聚焦显示屏幕、元器件、材料等,打造专业化的配套生产基地

集成电路:积极参与集成电路产业链建设,重点引进发展数据传输、智能终端、智能装备类的芯片生产项目,及芯片设计、封装、检测等项目

重点项目:淮南市睿欣创新科技产业园、欧达光电建设项目、中国长城工业计算机科技产业园项目、淮南高新区屏显智造产业园项目、侨圣科技手机盖板显示屏加工项目、鹏程天下科创城项目、淮南胜奇电子信息产业园、安徽攀云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处理及模拟教学平台建设项目、大通区昆山产业园项目、安徽贝可智能显示终端项目、客来福智能家居产业园项目、长沙经纬触控模组及芯片封测项目、永浩5G覆铜板及电子布生产项目、联基电子数据连接线生产项目。

2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抓住新能源汽车大发展契机,围绕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紧紧依托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优势,充分发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承接优势,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引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配套项目,扩大底盘、车用内饰件等零部件生产,集聚一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深度参与全省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化程度。充分发挥煤电优势,着力引进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氢燃料电池项目,支持氢燃料示范。积极对接上汽、比亚迪、蔚来、小鹏等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力争布局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领域电动化,以及各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依托陕汽重卡专用车生产基地及清洁能源储运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开发多种类专用车,扩大专用车产能,推动专用汽车向清洁能源车转型,引领我国天然气重卡商业化。建设陕汽重卡底盘华东生产基地,推进产业链建设。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进汽车零部件绿色低碳化生产。推动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引进和突破汽车电子、高性能传感器、轻量化材料、精密铸造等关键技术。积极融入和接轨全省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体系建设,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建设,促进人工智能、高精度定位、5G通讯在智能网联汽车上的应用。推动汽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力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总产值350亿元,将淮南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重点领域及其重点项目

 

新能源专用车: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专用车,开发纯电动混合动力专用车和智能驾驶重卡。发展轻量化自卸车、厢式运输车、冷藏保温车、冷链物流运输车、化工液体罐式车、低温液体特种运输车等专用车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积极引进电池、电机、电控、仪器仪表、传感器、轴承、车规级芯片、混合动力发动机等配套项目,以及充换电设备项目;积极扩大专用车底盘、汽车轴承、汽车内饰件等零部件生产;积极促进康明斯发动机及其零部件的开发与生产

汽车服务业:按照“产品+服务”的理念,积极发展重卡专用车后市场服务,包括维修服务、金融服务、零部件服务、贸易服务、数据服务等。统筹发展新能源充电、换电设施,积极开发集中式快速充电站。

重点项目:淮南清洁能源储运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绿色智造产业园建设、安徽达因汽车空调压缩机生产建设项目、安徽九曰兴年产值4亿元汽车内饰件金属件骨架项目、中车瑞达淮南电机研发和生产项目、海邦电器年产500万套汽车注塑件生产基地项目、合博机电年产200万台汽车空调离合器及50万台空调压缩机及100万台压缩机罐体项目、安徽恒荣年产100万米国六发动机专用油管生产线项目、安徽精为动力年产80兆瓦电动车锂电池组及BMS生产线及相关配套项目、步宇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安徽鼎富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安徽华翔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新南港智能安全零部件生产项目、安徽云拓年产6000吨车用内饰项目、陕汽淮南罐式专用车扩建项目。

3高端装备制造

依托煤机装备基础优势,发挥整机牵动作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提高成套设备与成套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制造水平,拓展核心零部件配套生产和煤矿安全控制数字化防爆电气产品,做大做强煤机装备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工程机械装备、智能装备和轨道交通装备,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延伸产业链,推动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积极引进基于工业互联网、智能感知、数字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高端装备制造,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优势。以高端装备制造为重点,聚焦优势产业聚集区,围绕“强链、建链、补链”,以产业链招商为主线,以引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项目为方向,重点瞄准行业龙头、“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积极争取合作。加强与三一重工、中联中科、中国一重、太原重工、机器人、中国核电等上市企业合作,力争成为这些企业布局长三角区域的重要生产基地,合作建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推动淮南高端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力争达到200亿元,成为淮南重要支柱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

 

煤机装备:进一步加强盾构机的生产和研制,从整机制造向大轴承、减速器、大排量液压泵等核心零部件生产领域延伸,建设智能煤机生产制造基地、煤矿安全控制数字化防爆电气产品产业化基地。发展煤炭采掘、洗选、气化和矿井安全设备生产和制造项目,发展矿用监控系统、煤矿瓦斯智能抽采系统、煤矿安全控制数字化系统、井下制冷系统、井下避险系统、智能矿山设备等智能装备产品。

工程机械:推动挖掘机、装载机、隧道推进机等挖掘机械,以及起重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桩工机械、钢筋和预应力机械、路面机械等工程机械集聚发展。

智能装备:引进培育工业机器人、智能测控装置、智能加工和特种焊接装备,包括智能矿山遥控操作机器人技术研发和生产、工业智能成套装备及成套自动化生产线、传感器、智能测量仪器仪表等关键部件和配套装置。

轨交装备:依托轨道制造公司及现有铁路专用线,积极发展高铁、重载、城市轨道用道岔、轨枕、扣件等轨道交通装备和部件。推动实现轨道装备向轨道材料拓展。

重点项目:新桥佳海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八公山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安徽博美奥齐石材装备产业园项目、淮南钱潮轴承智能制造工厂项目、安徽蓝界年产150万台智能产品项目、中南高科·新桥智能制造产业园、安徽唐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安徽丰力年产23台盾构机再制造项目、安徽华旦年产1300万套曲轴及曲轴箱项目、安徽卓科复合型岩石破碎顶管掘进设备的研制与产业化。

4生物医药

对接长三角地区共同推进生物医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打造生物医药世界级产业集群行动,拓展淮南经开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的承载空间,挖掘原医药、化工企业遗留或低效利用的厂区资源空间,构建以产业化为主导、孵化转化为配套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提升生物医药在工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积极开拓与上海、苏州、无锡、合肥等地生物医药园区的合作空间,加强产业链创新链合作,建设新型创新飞地,大幅提升承接生物医药产业转移的能力。大力推动创新药、化学制剂药品的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发挥原料药、药用辅料、医美日化生产优势,固链延链补链;积极引进开发中成药、特医食品、保健品、医用包装、医疗器械等项目,推动生物医药向大健康产业拓展。充分利用淮南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培育若干家单项冠军企业。积极探索与国内外生物医药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争取成为这些龙头企业布局长三角区域的重要生产基地,提升淮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能级。2025年,力争形成总产值达到10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

 

创新药:加快发展生物制药及人血液制品,开发、引进与生产治疗心脏病、血液病、肝炎等疾病的专用药物和提高免疫力的生物药物。发挥绿十字生物制品专利、市场优势和企业自身核心技术优势,做精做大做强,形成安徽重要的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化学制剂药品:发挥国药集团的资源优势、省级药物冻干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优势和新药制剂冻干的产品优势,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重点发展抗感染药、心脑血管药、肿瘤治疗药、呼吸系统药品、冻干产品、特色化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等,形成安徽最大的化学制剂药品生产基地。

新型药用辅料:发挥淮南原料药生产基础优势,通过合资合作、技改扩建新建,提升原料药实际生产能力。加快高端精细原料药、新品种原料药研发和产业化。依托省级药用辅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积极发挥国家药用辅料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和产品生产核心技术的作用以及品牌效应,打造全国性药用辅料生产基地。

现代中成药:利用安徽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重点发展中药浓缩丸系列和中药微丸系列优势产品,以及中成药、中药材提取药物。推进现代中药的提取和新品种研制,巩固和创新淮南中成药知名品牌,加快中成药国际化市场进程。

原料药:发挥淮南原料药生产基础优势,通过合资合作、技改扩建新建,提升原料药实际生产能力。加快高端精细原料药、新品种原料药研发和项目建设,保障原料药自用,提高市场占有率。

医疗器械:加快医药包装改造升级,加强高端医疗器械研制,积极培育医疗器械新板块,引进培育配套型医疗器械项目,如检验、康复、理疗、保健、强身等器械和可穿戴医疗设备。

重点项目:修正药业产业园项目、海盛医药中间体及制剂项目、振德医用绷带生产基地项目、新型药用辅料系列生产基地项目、淮南锦德年产4800三苯基膦系列产品(抗生素原料)生产线项目、安徽森吉高端医药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国瑞药业有限公司的特医食品及原料药生产项目、医药产业基地项目 (二期)-原料车间二项目以及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项目、汉邦希瑞新建医疗器械生产项目、安徽堤喀医药用品及医疗器械生产建设项目、阜锋医疗器械电子科技小微创业园项目。

5新材

依托煤电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强化产业链发展,打造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和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基地。重点打造特钢产业集群,支持淮南高端金属制造产业园建设,发挥核心钢铁企业的引领作用,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新型材料,推动企业提高环保设备装备水平,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构建绿色、精品、智慧特钢产业链。重点推进煤矿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加快凤台、潘集两个产业园建设。积极发展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聚烯烃材料、高端显示材料等化工新材料,以及太阳能储能材料、新能源汽车储能材料等新型储能材料。加快筹建新材料产业园区,提升新材料产业全产业链招商引资能力,通过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相关企业跟进,打造全产业链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瞄准国内顶尖新材料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重点对接国内新材料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共建共赢合作模式,在淮南共建生产基地,提升淮南新材料产业发展动能。到2025年,力争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突破120亿元。

新材料产业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

 

特种钢铁:挖掘老工业区基础和资源,结合宏泰钢铁、铁路货运基地、淮河岸线码头等重点项目建设,扩大特钢产业规模。推进淮南高端金属制造产业园建设,完善大宗物资仓储运输配套设施,尽快形成皖北重要的钢铁产业集聚区。

煤系固废物利用:依托国家级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按照要素集约和产业集聚的标准,建设凤台、潘集两个园区。推进煤系固废物利用产业发展,彻底解决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形成绿色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化工新材料:积极发展茂金属聚烯烃、高性能复合聚酯纤维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特种工程塑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锂电池电解液、TAC膜)以及高端显示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加大聚苯乙烯、MBS、重芳烃系列综合利用,积极引进行业龙头企业项目,不断壮大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

新型储能材料:大力发展超导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锂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材料、储氢材料、固体氧化物电池材料智能材料等。

重点项目:安徽亿鸿环保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淮南宏泰钢铁年产80万吨棒线材及型钢复合生产线项目、安徽华举建筑节能环保产品产业园项目、安徽纽航再生资源及报废机动车回收加工项目、安徽中宏光学材料加工基地项目、变格触控模组生产项目、安徽赤诚高分子材料项目、安徽龙特高效非织造过滤材料及除尘配件项目、安徽润业废钢回收与利用建设项目、淮南天厚年产500平方米高性能覆铜板和绝缘板项目、安徽润升太阳能配件生产项目。

(二)改造提升五大传统优势产业

1煤炭

以做精做优千亿规模的煤电化气全产业链为导向,推动燃料煤向原料煤转变,大力实施精煤战略、绿色战略和智慧战略,推进安全、高效、集约开采,实现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煤炭产结构,提高入洗效率、煤电转化能力和精煤规模,提升煤泥综合利用效益;推进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应用,提升抽采瓦斯利用率、煤矸石利用率、矿井水利用率矿井水达标排放率,实现煤炭生产绿色化发展,全力打造国家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建设“智慧煤矿”,推动煤炭生产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加大瓦斯灾害防控大数据平台成果应用研究。“十四五”期间,煤炭产量年均稳定在6000万吨左右,到2025工业总产值保持350亿元左右

煤炭产业重点领域与重点项目

 

煤炭采掘:5G+智慧矿山建推进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智能化高效综掘示范线建设,推进小断面盾构机工程实践提高巷修机械化水平和辅助运输水平。加快提高洗煤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提升原煤入洗率,提升煤炭下游产品利用效率以及减少对对自然环境污染。统筹推进采煤沉陷区修复治理与利用,实施差异化生态治理模式。

重点项目:淮河能源8对矿井的瓦斯治理项目;淮沪煤电有限公司丁集煤矿安全改建及二水平延深工程;淮浙煤电有限公司顾北煤矿智能化安全改扩建及二水平延深工程;淮河能源煤层气开发利用公司的煤层气开发井项目、煤层气加工中心、关闭煤矿残存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等项目;淮南矿业集团煤业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煤新集的杨村井田深部煤炭地下导控气化开采及燃气发电工程;杨村矿杨村深部煤炭地下导控气化开采、提氢及燃气耦合发电示范项目;顾桥矿煤系开采技改项目。

2电力

突出煤电联营抱团发展,引进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等先进装置,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着力打造国家煤电和新能源清洁电力生产基地。大力推进电力生产绿色化,提升清洁生产能力和废弃物循环利用能力,有效控制碳排放。积极推进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研发和示范,支持煤电企业配备CCUS技术。鼓励煤电企业开展碳排放交易,推广应用碳金融政策工具。积极推进智慧电厂建设,综合运用大数据、智能优化控制、智能决策支持等智能化技术手段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实现更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灵活的生产目标,做精做优电力产业。顺应长三角主要城市实施的2025年碳达峰计划带来的电力需求新趋势,支持各电力生产企业挖掘电力生产潜力。鼓励大中型煤炭企业和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参与电力项目投资,保障各地电力需求。发展热电联产,拓展电力产业链条,大规模实现热能和电能高效率转换。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区、湖泊滩涂地建设大型光伏发电基地,积极引进风电项目,提升并网能力,培育光伏、风电新增长点。加强与上海、浙江等地能源企业的合作,引进投资,提高电力输送和利用能力。到2025年电力产业力争年发电量达到800亿千瓦小时,工业总产值350亿元。

电力产业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

 

火力发电:积极释放产能,保障长三角电力供应。推进各发电厂的降碳行动,深化技术改造,提升智能管控水平。加快推进洛河、田家庵电厂关小上大,提升规模能级。加强各发电厂的安全运行与智能电网建设。

光伏发电:充分利用淮南煤矿沉陷区水域,继续推动光伏发电机组。促进光伏发电在新建建筑的安装利用,推广利用光伏发电设备。

风力发电:鼓励煤电企业加大对风力发电的研发与投入,进一步提升风电发电量以及风力发电的并网能力。积极引入风电项目,并做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重点项目:锦淮热电联产项目,杨村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发电项目,凤台电厂三期煤电机组一体化项目;淮河能源集团张集电厂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潘集电厂二期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等项目;国网淮南供电公司的淮南安丰220kV输变电工程、淮南煤化工110kV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平圩电厂四期燃煤发电工程、平圩一期亚临界机组综合升级提效改造、平圩发电一期机组灰场改造等项目;淮南洛河220kV变电站12号主变增容改造工程。光伏、风力发电项目有淮河能源集团的潘三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丁集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华润集团“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大唐凤台风电场二期、港河风力发电项目;三峡新能源潘集区黑河风电场项目。

3绿色化工

以新型煤化工为主导方向,充分利用淮南煤炭资源优势,拓展原煤转化深加工产品的延伸开发能力,促进煤化联动纵深发展、煤气联产一体发展全面实现煤炭由原料向化学品的价值提升。加强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的后期规划建设,高质量建设安徽煤化工产业核心区。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尤其是实施双碳战略、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等政策要求,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端精细化工及其深加工产业。充分发挥淮南煤化工链长企业、群主企业的作用,依托淮南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充分利用新型煤化工生产的化工中间产品,大力拓展以各类终端产品为主的新型精细化工产品,积极延伸产业链,推动精细化工集群化发展。运用先进技术改造化肥工业,大力发展复合肥料和专用肥料。2025年绿色化工总产值力争超过160亿元。

绿色化工产业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

 

新型煤化工:依托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内的中安联合,着重引进和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甲醇、烯烃(丙烯、乙烯)、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项目等产品,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促进煤化工产业在专业园区的集聚发展。

精细化工:积极扩大减水剂、锚固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催化剂、防菌防霉剂、化学试剂生产;大力拓展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化学药品(原料药)、日用化学品(化妆品沐浴露,洗发水,肥皂)、合成染料、高端香料等精细化工产品。

重点项目:淮南赛纬锂电池电解液及配套原料项目、安徽安德丰新能源锂电项目、安徽卓安高分子新材料项目、安徽祥晟工业防腐涂料一期项目、中安联合新建8万吨/2#OCC装置、中安一期脱瓶颈挖潜扩能改造、安徽嘉玺C4/C5/C9综合利用及苯乙烯项目、德邦化工安全节能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安徽赛尔沃年产40000吨测土配方肥(掺混肥料)生产项目、勃马年产5000吨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腾锋年产50000吨有机物溶剂综合回收利用项目、通霸年产200万千伏安时长寿命石墨烯基铅炭超级电池项目、远景年产6000吨蛇床子素项目、景成粉末涂料助剂项目、安徽橙桔年产2万吨全生物降解材料生产项目。

4绿色建材

加快绿色建材领域新技术突破,积极发展再生透水路面砖、新型墙体材料、再生水利工程砖、再生骨料等废弃资源再生新型建材,实现粉煤灰和煤矸石等煤电生产废料的高效利用,打造“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资源循环利用新型建材生产基地。推动传统建材行业的技术改造投入,加快传统建材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加大新型建材领域研发投入力度,打造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基地。2025年,绿色建材产业工业总产值超120亿元,同时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地方绿色建材品牌。

绿色建材产业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

 

传统建材:稳定现有水泥熟料产能,发展脱硫石膏、煤矸石建材及制品、高等级水泥、特种水泥、低碳水泥、高性能混凝土、预拌砂浆,大力发展预制构件、混凝土房屋配套制品件、建筑骨料等,发展高纯石英砂、硅微粉、方石英粉、球形硅微粉的原料制备、产品制造,发展医用玻璃、食品用玻璃制品等。

新型建材:由单一建材产品向制品化方向发展,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利用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高强玻璃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陶瓷纤维、石墨纤维等无机非金属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开发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高档建筑涂料等新型建材品种,做精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

重点项目:潘集国家级煤电固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基地项目、新桥国际智能环保石材示范产业园项目、睿鑫粉煤灰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大通珍珠综合产业园项目、中享新型铝幕墙/铝型材生产线项目、顺恒达年产80平米新型中空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潘集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拓毅沥青拌合设备和混凝土拌合设备生产加工项目、东利年产3万吨聚氨酯材料建设项目、九源海绵城市综合节能环保型排水路面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凤台县循环经济产业园(顾桥矿)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雅丽家智能家居产业园建设项目。

5纺织服装

按照扩大就业导向,积极承接长三角和其他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业转移,引导产业布局向园区集中,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在关键技术、生产工艺、产品设计及智能装备、智慧车间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推动企业从加工“中间产品”向产出“终端产品”升级,从“贴牌加工”向“品牌经营”升级。重点聚焦精品服装、车用纺织品,积极发展高档纱线和面料、产业用纺织品、特色家居用品,以及配套服务业,做长产业链,培育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加快开拓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军民融合、健康及养老等新兴领域市场。到2025年,纺织服装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同时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品牌。

纺织服装产业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

 

产业用纺织品:重点发展一批应用于汽车内饰、建筑、高铁交通、医疗卫生等领域的纺织产品;加快发展出口型安全防护、口罩、工业类装饰等纺织品。

家纺产品:重点发展床单、枕垫、羽绒被等床上用品,窗帘、布艺、毛毯等居室饰品;引进高档服装面料、宽幅家纺面料、纯棉和混纺高档面料、生态家用纺织品等生产线。

服装鞋帽:大力发展以纯棉、羽绒、合成纤维等为原料的运动服、休闲服、品牌西服以及女士时尚皮鞋、运动鞋、休闲鞋和专用鞋等产品。

箱包:发展拉杆包、工具包、旅行箱、手提箱等产品。

重点项目:鑫溯八公山鞋业产业园项目、鸿合年产30亿米粘扣带项目、巨源各类箱包研发与生产项目、俊陵非织造布项目、安泰编织布年产5000万米工业布项目、凯曼年产50万套羊毛衫纺织品项目、安徽高登地毯年8000吨无纺材料项目。

(三)发展壮大绿色食品特色产业

充分发挥淮南悠久的粮食生产优势和特色食品优势,拓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和食品精深加工,全面构建绿色食品标准和绿色生产体系,着力打造立足安徽、深入长三角地区、面向全国的网购平台和现代营销体系,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塑造绿色食品的淮南名片。着力提升淮南豆制品、淮南牛肉汤及乳品、醋、白酒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价值。推动食品行业从传统生产向智能制造转变,加强智能装备引进和普及,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在食品质量管理和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应用,推进食品行业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建设。深化“制造+电商”“营销+社交”等新商业模式,加强产销直接对接,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十四五”末,34个国内知名的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地方品牌。2025年,绿色食品产业工业总产值力争达300亿元。

发挥淮南豆制品品牌优势,促进豆制品做大做精做深。以“豆腐+”为产品拓展渠道,整合谢家集、潘集、八公山、寿县等区域的豆制品企业,加强标准化建设,共同打造“淮南八公山豆腐”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淮南八公山豆腐”博物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豆腐文化基地,促进传统豆腐文化、豆腐养生与豆腐产业的深度融合。

借鉴柳州螺蛳粉发展模式,推动淮南牛肉汤产业化发展。着力推进标准化,组织制定淮南牛肉汤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肉牛饲养标准、汤(配)料包生产规范、生产消毒杀菌规范、授权经营规范等,把标准化理念全面贯穿牛肉汤生产、营销全过程。着力扩大品牌影响,策划举办淮南牛肉汤美食节,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搭建淮南牛肉汤电子商务平台“网上集聚区”。建设淮南牛肉汤特色小镇、特色园区

发挥寿县、凤台、潘集粮食大县区优势,积极发展营养强化米以及膳食纤维、氨基酸、稻米油和酯化黄油等深加工产品,全面提升粮食深加工能力。

稳步扩大白酒产能,塑造淮南白酒品牌。支持淮南王酒业等酿酒企业做大规模,开拓长三角市场,力争打造全国白酒知名企业,提升“淮南王”酒的品牌影响力,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加强酿酒原料基地建设。支持本地啤酒企业发展。

绿色食品产业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

 

豆制品加工:大豆腐、豆腐乳、豆腐干等淮南豆制品品牌影响力,整合谢家集、潘集、八公山、寿县等区域的豆制品企业,共同打造“淮南八公山豆腐”品牌,力争把淮南豆制品加工做成豆腐产业链内的单项冠军。

牛肉汤加工:充分借鉴柳州螺蛳粉模式与经验,加强品牌统筹,扩大对外宣传,推进标准化建设,大力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品牌价值。深化经营者培训,优化经营模式,提升产品创新能力。

粮食深加工:发展营养强化米、优质米、膨化食品、烘焙品以及膳食纤维、氨基酸、稻米油和酯化黄油等深加工产品。

乳制品加工:发展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特色乳制品和功能性产品,积极发展脱脂乳粉、乳清粉、干酪等市场需求量大的高品质乳制品,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和延长乳制品加工产业链。

酿酒加工:重点发展白酒、啤酒的制造。依托淮南粮食原料优势建设酿酒工业基地,优化酿酒产品结构,重视产品的差异化创新。提升“淮南王”酒等地方品牌的知名度。

重点项目:益生年产10万吨啤酒和1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旭咚生态食品供应基地项目、杜阿姨食品加工项目、八公山区食品产业园项目、凤台牧原生猪屠宰加工厂建设项目、义行记年产5000吨低糖低脂食品项目、溢香莲莲藕种植基地及藕制品深加工建设项目、海大年产30万吨生物饲料项目、六花庭年产20000吨食品生产加工项目、加味可年产1万吨食品添加剂及植物提取物建设项目、天平功能性营养食品及代用茶生产项目、京创装饰巧克力生产线项目、优豆坊豆制品加工基地项目、玛瑙泉年产3万吨豆制品及休闲食品项目、益益乳业年产10万吨液态奶生产线及检测技术中心改扩建项目。

四、空间布局

按照淮南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要求,打造有力支撑工业强市建设的“一廊五区多节点”工业空间发展格局,即加快推动合淮产业走廊建设,着力提升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凤台经济开发区等“五区”产业集聚能级,积极推动其他规模化园区打造“节点型”特色产业集聚。

 

  

 

 


2:淮南市“十四五”工业发展空间布局图

(一)加快推动合淮产业走廊建设

坚持相向发展、聚力发展,加快形成合淮产业走廊一体化产业空间格局。以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依托合淮共建区)为产业走廊核心区域,串联多个智慧城镇节点,连接以长丰经开区、合肥新站高新区为核心组团形成北城新站产业集聚区,打造合淮产业走廊发展纵轴(主轴),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家居、数字经济等产业。充分发挥合肥市数字技术产业优势和淮南市大数据产业基地的良好条件,加快打造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成为合淮集中共建的重点。以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寿蜀现代产业园,以及合肥北城新站产业集聚区、合淮都市农业生态产业示范片区等三个产业组团,打造合淮产业走廊横向连接带,构成合淮走廊空间布T型架构东西向主干,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智能家居、光电显示等产业。依托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寿蜀现代产业园,构建集中共建的重点区域,打造合淮产业走廊淮南等高对接合肥市、合淮共建、加快同城化的桥头堡。

(二)着力提高“五区”产业能级

1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工程,培育引进一批产业链核心企业、配套企业,打造“龙头+配套”的产业集聚区,积极创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依托陕汽新能源专用车、万向轴承等龙头企业及陕汽清洁能源零部件产业园、绿色智造产业园等载体,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依托重点医药企业及淮南医药化工产业园等载体,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煤矿机械、轨道交通等行业骨干企业,构建成套化、高端化、智能化的装备产业链,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智能显示影像设备、智能电子影像设备、显示屏、传输数据芯片等电子类产品,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2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依托省级大数据产业基地,着力布局一批数字产业化项目,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信息通信业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数据归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等完整的数字产业化产业链。依托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快智能显示产业基地、云谷大数据产业园、中电科八所光电产业园、互联网经济产业园、淮南高新区数据中心产业园、江淮云大数据产业平台、淮南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产业园等载体建设。积极引进智能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无人机等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形成数字经济领域制造业融合新业态。

3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

充分发挥空港与合肥都市圈城际枢纽的区位优势,扩大园区规划空间,深化合淮合作共建,打造合淮产业走廊T型带西段增长极和合淮产业融合先行区、合淮同城化的桥头堡。加快完善道路框架,实现与合肥绕城高速、济祁高速、城际铁路、江淮运河北段的无缝对接。主攻电子电器、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医用日化、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参与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建设,打造合肥行业龙头企业的生产配套基地。积极发展空港经济,加快引进和集聚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合肥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北翼核心区。主动对接合肥自贸区,加快复制相关政策与制度创新,力争成为合肥自贸区联动区。

4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

坚持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方向围绕新型煤化工、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工等领域,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大型煤化工项目为依托,以精细化工项目为支撑,构筑上下游配套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安全环保、优质高效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依托国内外重点化工企业,重点发展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大型煤化工项目,积极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现代高分子材料、聚苯乙烯化工新材料,大力发展高端显示材料等高端精细化工产品。

5台经济开发区

以打造百亿园区为导向,全力推进开发区主区优化,桂集产业园与凤凰产业园二园融合,大力开展创新能力提升、特色产业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三大专项行动,增强淮南西部工业发展极动能,促进淮南工业空间格局均衡发展。积极培育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配套,推动凤台智能装备制造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及电子智能制造产业园、凤凰湖片区双创产业园、桂集片区产业孵化器、桂集片区创新产业园项目建设,为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筑牢基础。

(三)积极打造节点型特色产业园区

大力引进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加快提升园区产业发展能级,打造一批节点型特色产业集聚区,促进分散布局的特色产业向节点型园区集中,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节点型特色产业园争创省级特色产业集聚区。

毛集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绿色食品、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产业。潘集经济开发区(北区)重点发展煤化工配套、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北区重点发展轻纺服装、农副食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大通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服装(服饰)加工和现代物流等产业。田家庵区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新型材料产业。谢家集区重点发展高端特钢和新材料等产业。八公山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

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小镇。支持曹庵、杨公、炎刘、刘岗等城镇,按照一镇一业、特色集聚的要求,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重点任务

坚持改革开路、创新赋能,深化“双招双引”、聚合发展动能,聚力园区经济、打造产业集群,加快构建“551”现代工业体系,全面培育发展新优势,绘就工业强市新格局

(一)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合肥都市圈

1全面加强与长三角各地的区域合作。依托淮南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深化与上海、江苏和浙江等重点区域、重要开发区的合作交流,在产业发展理念、营商环境改善、产业综合服务等方面全面接轨,在园区合作、产业合作、创新合作等方面全面融合,构建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大力支持长三角各地开发区在淮南建设“飞地经济”,积极落实与上海闵行区合作共建科创园、与杭州萧山开发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主动接G60科创走廊,在上海松江区设立窗口和平台,构建资源、信息对接通道和机制。

2有力推动合肥在淮南建设创新产业配套基地。围绕合淮同城化发展和合淮产业走廊建设,充分发挥国家支持皖北地区的政策优势,推动合肥在淮南建设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和创新产业配套基地。推动合肥自贸区与新桥国际产业园、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连片建设,加快复制自贸区各项制度创新,开创淮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构建合淮两地开发区之间的对口帮扶机制和一体化合作机制,在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平台搭建、产业基金、园区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构建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和运营机制。特别要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上,通过“园中园”、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方式,健全利益分享机制,更加有效地调动合肥各开发区的合作积极性。

(二)高水平打造标志性产业集群

围绕具有基础优势的领域,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标志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1聚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新型煤化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大数据、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领域,组织实施“产业集群建设行动计划”,实现资源聚焦、政策聚焦、空间聚焦,全面夯实工业结构转型和工业强市建设的新基础,力争成为安徽省标志性产业链建设的重要阵地。组织调研梳理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产业空间图实施产业链“四”作业。建立产业集群“群长”,实行“六个一”工作模式,即位市领导、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个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2积极开展产业链项目招引。聚焦标志性产业链集群建设,制定双招双引”专项配套政策和机制,开展集群化、精准、目录化招商,重点鼓励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联合开展“链对点招引”,“以内引,实施精准招商。积极面向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开展精准招商引资活动,上海、合肥、南京苏州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筹备举办淮南招商推介活动,利用“云平台”“云通道”“云服务”“云签约”等模式,进一步加大产业链高质项目、引擎项目的招引力度。发挥重大产业平台招商引资主阵地作用,重点瞄准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和上市企业等,加快招引一批十亿级的重大产业项目。

3实施优质企业雁行培育工程。组织实施“产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明确“一企一策”授权事项,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同业和上下游企业构建创新协作生态圈,培育一批雄鹰企业和产业链“链主”企业。组织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120户、“小巨人”和“冠军”企业10个。推进骨干企业股改上市和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完善分层次、分类别、分梯队的上市企业培育名单,新增上市企业3。鼓励企业通过横向并购扩大市场份额,通过纵向并购进行产业链整合。

(三)全面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1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在淮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与沪苏浙和合肥的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大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融入G60创走廊和沪宁合科创走廊,争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积极谋划在合肥建立淮南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助力合肥创新链与淮南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打造国家大学科技园,力争更多项目进入省“一室一中心”建设体系。继续实施“三重一创”建设行动计划,力争更多省级平台落户,有力支撑企业的科技创新行动。探索“创新飞地”建设的有效模式,推动国家级、省级园区与沪苏浙、合肥等地国家级高新区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完善人才政策服务体系,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

2力实施技术改造。围绕“亩均论英雄”,通过“正向激励+反向倒逼”双向精准发力,鼓励企业在零增地基础上,加大内涵式提升改造,围绕投资强度、能耗标准、环境标准、亩均税收等指标,通过“机器换人”等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排放,同时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一批传统产业开展智能化改造,通过数字赋能,引导企业加快转型步伐。“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技术改造投资1000亿元

3加快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能级。围绕551”现代工业体系和标志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普惠金融、物流配送、信息数据、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专业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科技金融、智慧物流、能源合同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态,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服务,推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共享制造、楼宇制造等新制造模式。

4积极推动产业节能减排减碳细化落实省碳达峰行动方案,健全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以煤炭、电力、煤化工、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推进年耗能万吨以上用能单位接入安徽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进用能结构升级,完善能源在线监测平台建设。深化煤电机组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改造升级。组织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双碳行动,研究制定双碳目标及其实现路径,加快建立碳排放监测系统。编制低碳绿色园区建设标准,树立一批标志性示范园区。

5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深入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引导企业追求卓越品质,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打造淮南制造良好形象。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对标国内乃至国际先进质量标准,鼓励企业主导和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建设智能化质量检测系统,普及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实施“淮南品牌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制订品牌培育方案,组织企业申报各级品牌评审,参加各种名特优产品展示活动,维护企业品牌信誉和知识产权。

(四)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1有力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省级大数据产业发展基地优势,依托各类数字技术和服务平台,积极引进和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充分激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作用,在煤炭、电、化工、装备、汽车零部件、绿色食品等产业领域率先推进数字化转型,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智能化质量安全管控系统和可溯源系统。积极利用“互联网+”变革传统产业营销模式,加强大型电商平台、行业电商的深度合作,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2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进5G+工业互联网”,造一批5G应用亮点工程,继续支持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鼓励制造企业与ICT业开展合作,共建细分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工APP培育行动,鼓励大型企业、互联网企业构建工业APP育新模式。全面推进“淮企登云”,加大企业上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工业互联网类试点示范推广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低成本、模块化工业互联网设备和系统在中小企业应用,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水平。依托云平台服务商,加快推进云计算等应用普及,构建企业上云标准体系,力争到2025年,创建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

3深入推进长三角数字经济合作。推进安徽(淮南)大数据交易中心与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战略合作,建设大数据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发挥淮南能源优势,吸引各地大企业在淮南建设绿色数据中心。依托中移动(安徽)数据中心、中科院大气所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超级计算中心、煤炭安全大数据中心等,积极引进360科技、润泽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构建行业性、专业性数据存储和应用服务优势,为长三角各地提供应用服务。

(五)务实推进人力资源开发

1新人才引进机制。把引才工作纳入产业链、产业集群建设计划,加强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对接,梳理人才需求清单,重点引进领军人才、紧缺高端人才、紧缺技能人才等。借鉴苏州、合肥等地引才做法,制定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配套政策,调动人才服务部门积极性,加强人才“一站式”服务和全生命周期服务,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2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作为工业强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充实或新建一批职业技能机构,围绕全市现代工业体系与全市现代工业产业集群建设,调整优化职业技能教育专业设置,更好满足企业用人之需。加强与上海、苏州、南京、合肥等地职业技能教育机构的共建共享合作,开发实训项目,开设面向未来产业的职业技能教育项目。面向在岗劳务工,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提高相应的技能培训补贴标准。

3着力提升劳动力实际供给水平。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用工优势,关注企业招工难问题,动员相关部门在企业招工季时提供更多服务,畅通劳动力市场信息,推出用工补贴、免费住宿、生活服务等组合拳政策,留住本地劳动力。

(六)对标先进优化营商环境

1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找差补短。借鉴上海、苏州、无锡、宁波、合肥、滁州等地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做法,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完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丰富服务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塑造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保姆式”金字品牌。加强园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功能建设,促进创业孵化、创新转化与政策服务、融资服务的全面对接,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样服务。推进园区邻里中心建设,为企业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坚持把扶持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健全完善市领导联系帮扶“市级队”工业企业联系机制,及时了解和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为企业发展和要素流动创造更加积极的环境。

2积极推进合淮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对标合肥标准,在市场准入、企业开办施工许可、资质认定、资源获取、市场监管、环境保护、企业信用、财税政策、企业服务等方面对两地的相关标准和规则进行梳理和统一。把合肥自贸区(联动区)推行的一些开放举措和市场规则,积极复制到淮南的国家级开发区和寿县的新桥、蜀山两大合作产业园,为淮南创造制度先发优势。联动推进合淮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清理审批事项,推行不见面审批模式探索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以及电子证照等政务数据跨区域、跨部门共享机制和智能监管体系推进合淮间的跨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全面互认。推动合淮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促进公共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信用产品互认共享,建立跨区域联合奖惩机制。

3大力提升招商引资能力。坚持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战略相结合,提高择商选资能力,注重项目综合效益,瞄准行业龙头或为行业龙头配套的企业,实施产业链招商”“综合环境招商,从单纯项目招商向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转变。注重效率,形成系统性招商工作机制,领导重视、部门协同、系统支持,不断完善综合环境和服务效能,建立“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亲商服务体系,探索“精简、统一、高效”的招商及后续服务体系与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市推进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市县区联动,加强与各县区以及科技、规划、金融、财政、环保、安全等部门的统筹协调,推进各项重大任务、重点工程落到实处。建立工业发展规划目标管理责任制,量化五年规划任务和目标,分解到各县区、园区和部门,并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强化规划实施综合评价与绩效考核。推进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加强规划宣传推广工作,充分调动市场、企业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深化产业改革创新

把改革创新落到实处,深入开展有利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政策突破和先行先试,组织实施“比学赶超推进计划”。既要对标上海、苏州、合肥等领跑大城市,也要对标南通、嘉兴、滁州等卓有成效的追赶城市,对长三角各地正在积极推进的自贸试验区、现代化引领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共同体、新型合作园区、改善营商环境、科技金融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要深入学、大胆试,极大释放改革创新动能。深化与上海闵行区的全面合作。持续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减少行政审批,放宽新兴领域产品和服务准入门槛。着力打造“整体政府”,建设“城市大脑”,推进“一事一次办”改革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动园区“标准地”改革,每年储备一批成熟用地,做到拿地即开工。向开发区授权到位,鼓励推广“园区管委会+公司”的管理模式,理顺园区与属地政府管理体制。激发国有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三)保障产业用地供给

优先保障重大工业项目用地、重点企业扩能用地,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增工业用20平方公里以上。加快研究低效用地“退二优二”实施路径,开展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建立倒逼和激励机制。推动工业用地收储预算资金安排,探索通过财政平衡或商业平衡模式,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盘活存量用地。推动工业用地提容增效,推广新型产业用地模式,探索适应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的土地政策。

(四)强化财政金融支持

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对产业发展的引导激励和撬动作用,“十四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以上;组20亿元规模的产业投促基金,重点支持合淮产业走廊建设、重大项目引进、“三重一创”、技术改造、节能降碳、“小升规”、工业互联网等项目。鼓励和支持县区、园区设立产业扶持专项资金。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产业集群项目。推行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科技保险、资产证券化等新模式。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共同建立重点领域特色产业投资基金。发挥政策性担保基金作用,帮助实体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五)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进一步改善各园区对外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条件,与长三角高铁网、高速公路网、港口群、机场群无缝对接,逐步形成公水联运、铁水联运、水水中转等一体化服务体系。依托安徽大数据发展基地,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引进或接入物联网、云平台,推动各园区建设智慧园区、智慧工厂。进一步推进产城融合建设,支持各重点园区开发配套性的商业设施与住房设施。

(六)提升安全环保水平

加强煤矿、电力、化工、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常态化安全巡查、监督和整改机制。提升全市工业安全在线监测水平,强化各级政府、各园区、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抓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放射物质、光辐射等污染问题治理,推动工业环境持续改善。督促工业企业制定环境保护综合制度和专项制度,不断提升环境保护监管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