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有所养”走向“老有颐养”

发布时间:2024-12-31 09:31 点击数:来源:淮南日报
【字体:

我市积极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精心打造“幸福养老、舒心畅‘淮’”养老服务品牌—— 从“老有所养”走向“老有颐养”

养老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关系到全社会的幸福程度。根据2023年淮南市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301.6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72.14万人,占比23.9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答好养老这道“民生题”,近年来,市民政部门认真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紧紧围绕政策、保障、服务、产业和监管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精心打造“幸福养老、舒心畅‘淮’”养老服务品牌,擦亮老有所养民生底色。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171家,其中,公建公营55家、公建民营62家、社会办54家。养老机构床位总数18477张,护理型床位11783张,占比达63.77%。

坚持高位推进,着力构建权责清晰、制度规范的政策体系

坚持党委引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完善淮南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老龄工作新格局。坚持政策引路。市级层面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淮南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政策,制定40余个配套文件,发布养老服务清单,养老服务政策体系连成线、形成面、织成网。坚持规划引航。编制《淮南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制作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图,实现全市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布局,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养老服务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形成。

坚持民生兜底,着力构建帮扶精准、关爱暖心的保障体系

我市以大数据为依托,通过整合公安、殡葬等多部门数据,搭建高龄津贴信息化平台,探索推进高龄津贴“免审即享”,通过线上线下核查相结合,精准发放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2024年1-11月,共为11.82万名老人发放高龄津贴4171.987万元,为3.4万名低保老人发放补贴2275.18万元。同时,针对不同情况失能老年人,通过“六个一批”(即兜底保障帮扶一批、集中托养帮扶一批、社区居家服务帮扶一批、探访关爱服务帮扶一批、家庭适老化改造帮扶一批、健康服务帮扶一批)帮扶方式进行精准帮扶。各县区根据老年人能力评估及家庭居住环境评估情况,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2024年共完成2639户。此外,搭建由部门(单位)、社工机构、邻里、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村干部)组成的五级社会支持网络,组织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视走访和“幸福敲门”助老服务行动,月均探视、关爱、服务老年人5万人次。

坚持结构改革,着力构建服务普惠、分层分类的供给体系

我市着力激活存量,按照“宜公则公、宜民则民”的原则,采取县级统一管理、乡镇自主运营、部分服务外包、委托社会力量运营等方式,推动公办养老机构体制机制改革,支持公办养老机构收住社会老人。寿县先试先行,江苏悦华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和寿县信德养老服务公司分别投入4000余万元,将寿县东片、中片16个乡镇的53家公办养老机构进行改造提升,养老机构设施环境、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优化增量,按照“城市抓嵌入,农村抓大院”工作思路,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和农村幸福院建设运营;发挥金岭社区“物业+养老服务”和华仁老年公寓失能老人帮扶行动试点示范引领作用,新建运营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6家;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老年协会、社工组织的作用,探索“1(农村敬老院)+N(农村幸福院)”和养老积分互助模式,建设农村幸福院(村级养老服务站)42个,开展互助养老服务2万余人次。提升质量,按照方便就近、互惠互利的原则,全市171家养老机构均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32家机构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3家机构被评定为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落实医养结合试点,引导东方医院集团发展养老服务,协调推进寿县窑口镇养老服务中心、田家庵区老年公寓深度医养结合,促进引领全市养老服务医养融合发展。

坚持要素保障,着力构建多方参与、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

我市做“实”重大项目,投资1.2亿元的市级老年公寓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运营,总投资7000余万元的淮南东方健康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已建成并即将投用,总投资7500万元的寿县养老服务中心即将完工,争取1亿元专项债建设的凤台县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即将开工建设。做“深”区域合作,与上海闵行区共同开设长三角养老机构院长研修班,与闵行区共建淮南·闵行异地康养基地4家。依托八公山、舜耕山、淮河等自然资源和楚汉文化资源,探索发展旅居和异地康养,建成长三角康养基地3家;精选淮南市旅居康养线路2条,吸引外地老人来淮养老。做“强”人才队伍,依托淮南联合大学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遴选市级老年公寓等4家养老机构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召开“政校行企”交流会,引导校企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式人才培训,满足机构“点单式”用工需求。

坚持多位一体,着力构建统筹联动、高效规范的监管体系

我市做到监管对象全覆盖,依托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打造形成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一张网”;对养老服务机构登记备案、运营服务、场所安全、食品安全、从业人员等6大类重点监管事项全部纳入监管范围,确保全面覆盖,到底到边。监管流程全闭环,落实养老服务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建立“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安“(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房屋安全)养老机构安全预防管理体系,联合消防、住建等部门开展检查,2024年市级共开展各类检查200余次。监管结果全公开,将开展行政检查、作出行政处罚、实施联合惩戒、纳入违法失信等涉及养老机构数量、名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址等情况依法及时在市民政局官网公开,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着力营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监管环境。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推进机构社区居家一体化、医康养一体化、城乡服务一体化、要素保障一体化,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共同发展的养老服务新格局,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专业、更加方便的养老服务。

记者 朱庆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