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5年1月13日在淮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儒江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一年来,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主动作为,全年共召集举行市人代会1次,召开常委会会议8次,修改法规3件、废止4件,听取审议工作报告22项,开展专题询问1次、执法检查3次,作出决议、决定14项,圆满完成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强化引领、筑牢根本,坚定人大工作正确方向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履职必修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完善党组领学、集中研学、交流促学、个人自学等常态化学习机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024年,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共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24次,开展研讨交流12次。
贯彻落实重大部署。准确把握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对人大工作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重点聚焦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部署安排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以及考察安徽等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地方人大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科学谋划推进人大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切实做到党委部署要求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市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坚持重要决策、重要工作、重大事项等及时向市委请示汇报,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完善党组议事规则,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2024年,针对年度立法计划、年度工作要点等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16次。认真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高质量完成各项整改任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二、注重质量、彰显特色,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
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有力有效做好高质量立法工作。
提高科学立法水平。修订《淮南市城市绿化条例》,着力解决城市绿化管理不善、违法行为法律责任不明确等问题,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绿化养护责任人管理不善造成苗木死亡、工程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工程未与主体工程同步交付使用等行为,明确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以法治力量守护城市绿色底线。修订《淮南市水资源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落实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特别是增加推进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鼓励优先使用符合条件的再生水等相关规定,为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使用提供了法治保障。围绕制定燃气管理条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质量促进条例、修订《淮南市优化投资环境条例》等开展立法调研。
完善民主立法机制。拓宽开门立法渠道,通过召开立法调研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政府部门、基层群众、企业等各方面的立法建议,努力让每一件法规都立足民意、汇集民智。去年共征集到各方面法规修改建议149条,采纳51条。进一步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修改完善《淮南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联系点工作办法》,优化调整基层立法联系点,探索建立以乡镇街道为主体,高等院校、企业、协会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工作格局,更好发挥立法联系点“民意直通车”作用。2024年,我市在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与成效课题研究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
把牢依法立法关口。法规起草、论证、审议、表决、报批、公布等各个环节都依法进行,确保法规出台合宪合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要求,对涉企、明显滞后的法规有序进行清理,及时修正《淮南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废止《淮南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条例》《淮南市渡运安全管理条例》《淮南市水工程建设管理条例》《淮南市价格监测条例》等4件法规,推动地方立法工作与时俱进,更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精神,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听取审议年度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报告,举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专题讲座。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2024年共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31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备决议、决定7件。
三、聚焦大局、突出重点,增强监督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群众所思所盼,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促进“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履职,增强推动发展和改进工作的合力。
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抓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聚焦法定事项及事关全市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监督。强化计划执行和经济运行情况监督,听取审议关于我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等工作报告,定期分析研判经济运行、计划执行等情况,形成分析报告并跟踪落实。强化重点工作监督力度,结合听取审议全市制造业发展情况工作报告,本届常委会开展首次专题询问,突出“问得准”、坚持“盯得紧”、力促“改得实”,着力破解淮南制造业发展堵点难题。听取审议关于全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建设等专项工作报告,专题督查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用地报批、江淮运河综合码头和港口物流园建设等情况。开展《淮南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执法检查,针对研发经费投入不够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企业总量不够多、科技创新环境仍需优化等问题提出4大类10项审议意见,推动人才强市战略、高能级平台建设等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围绕预算提质增效抓监督。聚焦落实党中央关于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监督等新任务新要求,突出加强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积极探索全口径审查新路径,在全省较早作出关于加强市属开发园区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决定,聚焦园区“重大财税政策”“重大投资项目”“重点支出”等方面加强监督,填补了市属开发园区预算审查监督“空白”;突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创新采取“综合报告+专项报告+自查报告”模式,听取审议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和市教体局、市人社局等5家部门自查报告,推动盘活房产82处,总面积17.56万平方米,有效提升资产管理效能;突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监督,在全省率先开展对政府债务的审查监督,首次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2023年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促进政府持续强化地方债务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突出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听取审议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针对审计查出的10个方面突出问题,加强跟踪监督,开展满意度测评,督促市政府有关部门收缴资金2313.76万元,盘活存量资金4118.46万元,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办法46项,取得明显整改成效。
围绕社会民生事业抓监督。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听取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工作报告,连续三年聚焦煤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营问题,通过现场调研、跟踪督办、听取专项报告等多种形式,打好监督“组合拳”,推动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营归属和高盐废水处理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开展《淮南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系统梳理出11个工程项目具体问题,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推动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淮南市舜耕山风景区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调研,进一步筑牢舜耕山风景区生态保护法治屏障。紧盯群众高度关注的养老、就业、住房、安全生产等热点问题,听取审议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听取全市医疗保障工作情况、全市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情况汇报,开展全市就业创业工作、燃气安全工作、住宅小区及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退役军人权益保障等专题调研。开展《淮南市反餐饮浪费条例》执法检查,促进培养节约习惯,倡导树立文明新风。听取审议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情况报告,推动非遗事业健康发展。听取市政府关于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开展民族村乡村振兴工作、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等调研。
围绕司法公平正义抓监督。开展全市法院加强商事审判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调研,推动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加大简易程序适用力度,目前破产案件平均办案周期比2022年减少7.8天。开展全市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调研,推动全市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涉企“挂案”专项清理力度,清理涉企刑事“挂案”49件,有效防止涉企案件在侦查、起诉、审判环节久拖不结。开展公安机关道路交通安全类案件质量评查,梳理反馈4大类82个问题,督促公安机关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在此基础上,听取审议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报告,督促市政府出台《淮南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实施农村公路安防设施提升工程476公里,全面净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2024年,全市亡人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7.67%和17.70%,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相关经验做法在《安徽日报》刊登报道。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和“江淮普法行”等活动。
四、科学决策、规范程序,依法履行决定和任免职责
坚持决定重大事项与市委中心工作相一致、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确保省委、市委重大部署和人事意图全面贯彻、有效执行。
科学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2024年,围绕决算预算、重点项目等重大事项作出5项决议、决定。其中,依法作出关于批准淮南市九龙文化陵园项目的决定,对于恢复废弃矿山地形地貌、推进生态绿色殡葬、加强舜耕山风景区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修订《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范围和程序,市政府第一时间出台《关于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规定》,有效促进该项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规范行使人事任免权。突出严把资格审查、任前考试、材料报送、任后监督四个关口,严格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确保省委、市委人事安排通过法定程序顺利实现。2024年,共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7人次。落实述职评议办法,先后对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等5家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市“两院”两名负责同志开展了述职评议,进一步增强述职人员的法治意识、人大意识、责任意识。
五、完善机制、夯实基础,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
坚持把做好代表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创新完善代表工作思路举措,不断提高代表工作能力和水平。
打牢代表履职根基。完善代表学习培训机制,举办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不断提高代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以数字化赋能代表工作,在全省较早完成“智慧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推广和使用,有效提升我市代表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深化“双联”工作,建好用好代表“家室站点”,市人大代表驻寿县第二代表小组活动室、大通区上窑镇第四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室、凤台县城关镇明珠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入选省人大常委会“家室站点”示范点。
丰富代表履职形式。指导县区人大组织各代表小组紧紧围绕人大法定职责、重点工作以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学习和调研活动,市人大代表小组共形成调研报告19篇。结合议题有针对性地邀请省、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积极拓宽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深度。组织与会代表在市人代会前集中视察全市部分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情况,为代表审议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打下良好基础。做好在淮的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联络服务工作,组织在淮省人大代表小组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学前教育发展、老年助餐情况等开展专题调研。
增强代表履职实效。扎实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提出意见建议,2024年,向省人大报送代表建议典型案例65件,位列全省第二;省人大《代表之声》采用我市代表建议27件,位列全省第一。通过市人大《代表之声》及时通报办理结果,跟踪反馈办理成效,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2024年,市委《民声呼应》共采纳代表建议35条,推动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解决。持续开展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议案和重点建议以及优秀议案建议评选表扬工作,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306件议案建议已全部办结,代表们对建议办理及答复工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六、固本强基、守正创新,深入推进“四个机关”建设
着眼新时代人大工作新要求,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
抓实党建工作。压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紧扣人大机关职能定位,创新打造“三会服务”“代表服务”“法律服务”特色党建品牌,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新途径,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效。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机关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机关党风、作风、学风有了新的提升。
提高履职效能。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在市委的高度重视下,在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代表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主任会议议事程序,不断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协同配合的运行机制,促进形成严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连续十年开展机关“一月精读一法”讲座,机关干部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支持和保障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重视群众来信来访、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支持市人大研究会工作。
讲好人大故事。扎实开展全市人大系统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活动,通过征文、征集书画作品、网站开辟专栏等系列举措,不断推动根本政治制度广泛知晓、深入人心。加强人大宣传工作,《淮南人大:以“三个抓实”做好人大监督工作后半篇文章》《念好“紧”字诀 提升经济工作监督质效》在中国人大网站刊发,《让每部法规都载满民意》《代表助力 让文旅“热”起来》等在《人民代表报》《安徽日报》刊发,稿件数量和质量较往年均有明显提高。
凝聚工作合力。自觉接受省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配合开展6次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完成地方组织法、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等10部法律法规草案在淮征求意见工作。加强对基层人大工作的联系指导,稳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寿县在全市率先实现县乡两级全覆盖。深化与兄弟市人大的联系,交流工作经验,学习特色做法,进一步增强人大工作生机活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一府一委两院”和各级人大支持配合的结果,也是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和全体人大代表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大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履职实践,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常委会的工作与新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统筹推进地方性法规立改废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协调性、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升;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代表作用方面还需进一步强化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5年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能够有效凝聚全体人民力量一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好制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人大常委会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发挥人大保证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法律的重要作用、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依法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不断提高新时代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
紧紧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充分发挥人大主导作用,统筹推进立改废工作,突出抓好关乎民生福祉的“小切口”“小快灵”立法,不断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研究制定《淮南市牛肉汤产业发展条例》《淮南市产品质量促进条例》,围绕制定八公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电动车管理条例等开展立法调研。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立法渠道和方式,充分发挥立法联系点作用,保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立法工作。
二、扎实有效开展监督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新修改的监督法,紧紧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淮南转型发展,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点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医疗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重大交通项目推进情况、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情况等专项工作报告。继续加强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和政府债务监督,听取审议相关工作报告。紧扣法律法规实施,组织开展《社会保险法》《淮南市养犬管理条例》等执法检查。认真落实《关于加强监督司法工作的暂行办法》,听取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行政审判工作情况、市人民检察院关于行政检察工作情况报告,对全市法院民事、行政类案件质量进行评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外资企业发展、重点水利工程进展情况等视察调研。继续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开展跟踪监督,修改《市人大常委会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满意度测评暂行办法》。
三、认真做好决定和任免工作
落实新修订的《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加强与政府等有关方面的沟通协调,及时对涉及全市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作出决议、决定,并加强跟踪督办,保障真正落地落实。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适时修订《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完善述职评议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结果运用,增强任后监督工作实效。
四、提高代表工作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深化“双联”工作,提高代表履职平台规范化水平,丰富代表闭会期间活动。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丰富拓展基层民主实践形式,打造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深入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发挥代表履职平台、基层立法联系点等载体作用。继续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办好《代表之声》。加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完善网上办理系统,推动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五、持续加强自身建设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机关党的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宪法法律和人大业务知识学习,加强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新闻宣传工作。运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各项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抓好干部监督管理,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加强对基层人大的联系指导,贯彻落实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不断提升全市人大整体工作水平。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任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履职尽责、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