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4-05-31 16:19 点击数:来源:淮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字体:

  主持人:
  各位新闻界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各省级驻淮媒体和市内各媒体,本场发布会由淮南传媒集团进行现场直播。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我市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情况如何?今天我们邀请到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昆,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海峰,市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管理中心主任张继生,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祁凯围绕我市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韩局长作介绍。
  韩昆: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淮南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向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数据资源管理和政务服务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数据资源局主动作为,积极揭榜挂帅 “高效办成一件事”国家、省试点任务,并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探索市自主创新“一件事”,将需要多个部门办理或跨层级办理,关联性强、办理量大、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集成办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
  一、统筹推进揭榜挂帅
  按照“省市联动、以市为主、试点先行、全省推广”原则,依托省政务服务业务中枢统一开发的建设模式,积极推进落地见效。
  (一)积极争取试点。组织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人社局、市教体局等牵头部门,市公安局、市医保局、人民银行淮南分行等17家配合部门,梳理国务院13个“一件事”涉及的86个单事项、近500项材料的数据需求、系统层级、业务流程。省级7个“一件事”印发后,组织市交通运输局、市卫健委、市发改委等牵头部门,市城管局、市人社局等36家配合部门,梳理89个单事项的数据需求、系统层级、业务流程。会同相关技术支撑项目组,梳理我市数据归集情况。召开企业座谈会,调研办事难点、堵点,积极对接省数据局和省业务厅局,成功揭榜“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和“开办机动车修理店一件事”三个试点任务。
  (二)专班统筹调度。第一时间组建“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专班,统筹工作推进。结合揭榜挂帅任务,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分别组建专项工作组,由牵头部门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涉及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建立“省市现场视频联动、部门每日会商、定期调度”工作机制。
  (三)优化重构流程。会同牵头部门按照申请表单“多表合一”、线上“一网申请”、材料“一次提交”要求,推进部门业务系统同政务服务平台深度对接。实现“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涉及的交通“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电子营业执照信息系统,同安徽政务服务网对接,《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办理由8个环节简化为3个环节,多辆车分别申请简化为“一次申请”。通过数据共享、自动填报等方式,实现申请材料由27份减少为1份,填报信息由37项减少到3项,免填率达到91.9%,审批时间由20个工作日缩减为3个工作日。“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涉及的税务、公积金、公安、人社等单位事项通过“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平台联动办理,原需跑6家部门优化为只跑1次,申请材料精简4份,免提交10份。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网与金税四期等部建系统对接,推动数据更好支撑“高效办成一件事”。
  (四)序时推进到位。国家试点“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1月份承接任务,4月初完成业务、技术方案印发,4月9日落地试运行。“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 1月份承接任务,4月初印发工作方案,目前进入开发阶段,5月完成涉及子事项的“全省一单”工作;6月底前,配合省市场监管局完成子事项与政务服务平台的深度对接;7月底前,配合省数据资源局完成前端页面开发试运行;8月底前,根据试运行情况,及时优化调整,全省复制推广。“开办机动车修理店一件事”。4月30日承接任务,制定工作推进计划,明确阶段性任务,并梳理存在问题。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向省数据局、省交通运输厅汇报业务解决路径,达成一致意见,已起草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报省审核。
  二、积极开展自主创新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充分吸取、复用揭榜挂帅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市级“高效办成一件事”。
  (一)精准调研需求。通过分析我市2023年“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线上、线下办件量数据,发函征集市直各部门创新意愿,与人社、市场监管等高频窗口开展业务剖析,邀请企业座谈收集办事难点、堵点和需求点等多方式、多渠道收集意见、建议,并广泛征求省直厅局意见,初步选定第一批4个自主创新事项。
  (二)梳理业务逻辑。定期调度自主创新涉及部门,厘清工作思路、盘点业务流程。依托省政务服务业务中枢中的用户申报、业务系统调度等模块,共享“城市大脑”数据治理能力,按照“最小颗粒化”原则梳理表单,实现“多表合一”。整合、精简申请材料,形成一张清单,细化数据共享、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清单,通过省数据中台、省电子证照库,提高数据和电子证照共享成效,预计年底完成。
  (三)制定工作方案。在精准梳理业务逻辑、数据需求的基础上,围绕“申请表单多表合一、线下一窗收件、材料一次提交”的工作目标,实现“一端受理、一网办理、一体管理、统一发证”的办理模式,召集群众和企业召开座谈会,收集意见和建议,会同相关涉及部门多次研讨,形成“社保开户一件事”、“社保费退费一件事”等工作方案,并将在征求意见后印发实施。
  三、取得成效
  “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4月9日在我市率先试运行,4月12日指导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顺利办理,企业一次申领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5台车辆《道路运输证》。截至目前,已办理12件。我市相关工作做法受到省数据资源管理局、省交通运输厅高度认可,淮南“一件事”改革模式已在全省复制推广。
  四、下一工作计划
  我们将充分总结“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改革做法,广泛吸取兄弟地市“一件事”经验,继续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一是推进“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和“开办机动车维修店一件事”尽早落地见效。二是认真完成“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等其他16个国家、省“一件事”重点事项的复制推广。三是探索拓展更多“一件事”自主创新。充分引导、发挥业务部门积极性,广泛调研、征求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了解办事堵点、难点,探索推出更多切合办事实际、高频热点的“一件事”事项,拓展健全我市“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矩阵,推动更多“一件事”落地见效,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满意度、获得感。
  主持人:
  下面请朱局长介绍“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工作主要做法与取得成效。
  朱勇: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根据工作安排,现将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国家试点任务—“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介绍如下:
  2024年1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国发〔2024〕3号),其中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被列为全国13个重点事项之一,由安徽省、四川省、江苏省三省先行试点。我市被确定为安徽省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唯一试点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办运输企业”是交通运输系统坚持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强化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实现“全程网办、一网通办”,推动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具体举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省交通运输厅与省数据资源管理局的帮助指导下,市交通运输局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等相关单位,协同发力、攻坚克难,通过近3个月的集中攻关,4月9日,成功上线运行,4月30日,在全省推广。
  一、主要做法
  (一)聚焦“系统通”,推动系统深度联通。从“一件事”涉及的单事项入手,打破原有“以系统对接系统”“以链接跳转为主”的对接模式,按照梳理事项、统一标准、互联互通“三步曲”,完成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和道路运输证配发2个单事项与政务服务平台深度互联互通。企业在政务服务平台直接填写申报表单、上传办事材料,政务服务平台将表单信息和办事材料传输至部门业务审批系统,工作人员完成审批后,再将办事结果回传至政务服务平台,办事群体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实时查看办理进度。
  (二)聚焦“数据通”,减少人工填写字段。通过调用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企业信息和公安部门提供的驾驶证、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信息,自动填充至申报表单对应字段。同时,根据实际业务办理需求,对申报表单中的字段进行优化,将原先填写37项必填字段减少至3项,最大程度让办事群体少填字段。
  (三)聚焦“证照通”,深化电子证照应用。通过企业账号与企业法人个人信息绑定,当企业法人办事时,安全认证后可直接调用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电子证照。企业聘用或拟聘用的驾驶员的驾驶证、从业资格证等证照经持证主体向企业授权后,可在办事过程中直接调用。事项办结后,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颁发,方便持证主体在其他应用场景中使用。
  (四)聚焦“业务通”,优化集成办理模式。围绕一家企业需要同时办理多辆货运车辆的道路运输证的需求,在完成单事项申报表单、数据共享、电子证照应用等优化提升的基础上,由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开发“一件事”集成申报页面,进一步优化表单字段,复用相同申请材料,实现一次申报能够办理多张道路运输证,并将“一件事”办理渠道从线上向线下延伸。企业提交办件后,由政务服务平台进行调度分发,全过程纳入电子监察,督促工作人员按时办结。
  (五)聚焦“流程通”,提升实际办理体验。从企业群众视角出发,通过情形问答为申请人提供详细的申请条件指导,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办理的事项和需要准备的材料。对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申请表、授权委托书等原来需要办事人下载样本、填写后再上传的材料的形式,优化为通过数据共享、在线生成的方式,形成电子化材料,减少办事群体上传的材料。
  二、取得成效
  在拓展办事方式方面,“一件事”线上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皖企通”APP实现“网上办”“掌上办”,线下通过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实现“一站办”。在优化办事流程方面,将原先需企业先办理运输企业经营许可后,再办理车辆道路运输证配发,优化为“1(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N(多个车辆道路运输证配发)”同时申报。通过数据共享,“一件事”37个必填的表单字段中,34个字段由系统自动带出,办事群体只需要填写3个字段,表单预填率达到91.9%。在简化办事材料方面,通过生成电子材料、充分调用电子证照,将办事群体原来需要手工提交的申请材料由27份减少至1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本)。在降低办事成本方面,通过协同办理、全流程线上办理,减少跑动次数,申请人不用来回跑动,实现线下“最多跑一次”、线上“零跑动”。电子材料、电子证照的应用也减少了企业打印、复印材料的费用。同时,电子证照引用和大量的数据共享,提高了填报数据的正确率和完整率,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审批效率。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认真总结“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试点工作,全力以赴推动政务服务持续提质增效。
  主持人:
  下面请陈局长介绍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工作情况。
  陈海峰:
  尊敬的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欢迎你们!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度、满意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契机,主动揭榜挂帅,推动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改革试点在淮南落地。通过建立“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次办结、一窗领证”的“四个一”办事模式,达到企业信息变更流程更简、用时更短、材料更少、服务更优的办事环境。
  一是部门联办简流程。实行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多部门协同办理,涉及事项并联办理。为保障办理流程的合理性,申请人提交申请后,先由市场监管部门完成变更登记,之后回传信息到政务服务平台,信息合并后流转至对应的公安、税务、人社、医保、公积金管理、商业银行等联办部门,群众办事环节由目前的7个减少至4个,办事流程缩减42.86%。
  二是一网通办压时间。通过“前端一体申报、后台分发处理、信息集成共享”等方式,把申请多部门办理的多个信息变更事项“一门、一网、一次”办理和集成服务,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打造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应用,纳入安徽政务服务网、“皖企通”APP和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全省通办系统。线下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明确服务制度、服务措施、服务标准,统一提供咨询、收件、出证服务。实现1(经营主体变更登记)+N(多部门信息变更)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质量服务,原本需要用时7天的业务,可实现1日内办结,办理用时缩短85.71%。
  三是一表填报免重复。按照“多表合一、一表申请”的要求,对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涉及的8种企业类型、7个部门事项表单进行整合,形成《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申请书》。通过线上数据归并、共享等方式进行精简、优化,实现共享数据自动调用、个性信息自行填报、申请表单一键分发,进一步简化填报程序,群众需填写的申请表由5份合并为1份。
  四是帮办代办优服务。在企业开办服务专区配备专业帮办代办员及“企业开办服务专窗”业务员,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线上申报、资料上传、线下资料填写等帮代办服务和精准化辅导,减少“多头找、来回跑”的痛点。目前,全市已在11个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专业帮办代办人员20人。 
  主持人: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提问时先通报所在媒体机构名称。
  安徽法治报记者:
  请问目前企业群众在办理社保医保开户、社保退费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能实现群众一次事一次办。
  张继生: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1.现有模式及存在问题。社保医保开户是指企业开设社保、医保账户为企业员工缴纳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业务。目前,企业在办理社保医保开户时,需要分别到人社窗口办理社保开户(人社窗口办理养老、工伤、失业),到医保窗口办理医保开户。
  社保退费是指参保人员申请退重复缴费或者超龄退费(达到退休年龄未及时办理终止缴费而多缴纳的社保费)。从2023年12月开始,社保费征收划转到税务部门,参保人员办理社保退费需要先到税务窗口提交受理资料,税务窗口出具回单后,参保人员再凭回单到人社窗口办理。
  上述两个业务都需要企业群众在办事大厅取多次号、排多次队、填多张表在多个部门办理。一件事情不能一次办,手续繁琐,办件时间长,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2.下一步工作计划:首先优化受理模式。实施“一窗受理”,申请人向一个部门发起申请,由受理部门受理后,各相关部门之间内部流转,完成办件后由受理部门统一反馈。其次整合申请材料。实行多表合一,一次提交一套资料,各部门综合采用。
  市场星报记者:
  淮南近期开展了“不动产登记和水电气联动过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请问这项工作的开展的情况怎么样,下一步还有哪些可以拓展的为民服务内容? 
  祁凯: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市“二手房转移登记与水、电、气联动过户”经一段时间的试运行,现已全面开展。具体做法是:不动产登记系统集成水、电、气业务模块,将原来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水、电、气过户需到4个窗口分别受理的模式集成至不动产登记1个窗口受理。实现水、电、气过户在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办理,群众在申请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时只需提供水、电、气编码,登记部门完成登簿后,自动将买卖双方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和水、电、气相关数据分别推送至各联办部门业务系统,由联办部门在业务系统完成审批过户后将审批结果回传至不动产登记系统。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水、电、气办理事项有效衔接、一窗联动办理,办理时间压缩了50%。有效解决群众奔波多个部门、窗口、反复提交材料的困扰。
  下一步,不动产登记部门将和住建部门联动,实现二手房网签备案系统和不动产登记系统互联互通,网签备案的购房合同直接嵌入登记系统,群众可在不动产登记窗口进行房屋交易合同电子签名,签名的合同实时在住建部门进行网备,实现二手房交易、登记、水电气过户全程无纸化办公。 
  主持人:
  感谢各位的发布。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散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