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实施摊点“安家”工程、打造“为民城管”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4-12-19 16:51 点击数:来源:淮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字体:


主持人:

各位新闻界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各省级驻淮媒体和市内各媒体,本场发布会由淮南传媒集团进行现场直播。

今年以来,我市城管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积极实施摊点“安家”工程,让城市管理有力度、有尺度、更有温度。今天,我们邀请到淮南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宫传敏,淮南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任徐  辉,围绕我市实施摊点“安家”工程、打造“为民城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宫传敏介绍有关情况。


宫传敏: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淮南市城管局对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新闻记者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市城市管理事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城市管理任重道远,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息息相连。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认为,我们要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工作中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大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摊点占道经营是城市管理的“顽疾”,“小摊点”背后折射出的是“大民生”,这在我们淮南尤为凸显。我们这座城市,城中有村、村中有城,摊点占道直接影响城市的环境和秩序,如何处理好市容与民生之间的关系,既是老问题,也是新课题。近年来,市城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以逆向思维实施摊点“安家”工程,加强顶层设计,疏堵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为早餐、夜市饮食摊点“安家”,为修补类小摊小贩“安家”,为进城瓜农果农菜农“安家”,为残疾、困难等特殊群体“安家”,逐渐摸索总结出“流动摊点固定化、固定摊点规范化、规范摊点精品化”这一具有淮南特色的摊点安置管理服务模式,实现了市容、繁荣、民生的有机统一,打造了民生经济“新亮点”。相关经验做法先后入选省住建厅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入围省委组织部“一改两为”见行动作品展示,省委办公厅《安徽信息·每日要情》、省政府办公厅《每日要情》专门刊发、推广经验。具体工作主要有:

一、抓好顶层设计,完善政策制度

充分认识到流动摊点是对城市经济的重要补充,“摊点经济”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把摊点治理工作思路从“严防死守”转变到“引导服务”上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出台相关制度规定,为开展摊点管理服务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有效助力“摊点经济”规范发展。一是出台管理办法。出台《淮南市临时便民摊群点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总量控制、合理布局、便民利民、规范有序、属地管理、部门监管”的原则,以“统一外观风格、统一经营业态、统一运营服务、统一规范管理”的运行模式,引导散户摊点进入便民摊群点集中规范经营,逐步消除散乱无序的流动摊点。今年9月,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的《淮南市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导则(试行)》,专门把《淮南市城区便民摊群点设置管理导则(试行)》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实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二是细化建管标准。印发《淮南市临时便民摊群点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在充分考虑摊群点的安全、环保、卫生、日常管理、后期维护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摊群点的布局选址、建设标准、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等事项,建立准入退出、物业管理、诚信经营、消防安全等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摊群点建设和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落实“门前三包”。充分发挥“门前三包”责任制所具有的广泛性、群众性、自治性等独特作用,把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列入摊群点设置和管理的必要条件,压实摊点建设运营方的主体责任,强化经营户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升的“自治”意识,既有效解决日常监管难题,又提升摊群点运营效率。

二、坚持分类施策,服务民生需求

统筹考虑市容管理要求、市民生活需求、摊贩经营诉求,坚持疏堵结合、分类施策,多措并举推进各类摊点“安家”工程,让小摊点规范有序融入百姓生活,让城市管理有力度、有尺度更有温度。一是设置美食街等饮食摊群点。针对摊群点建设选址难、搬迁难、市场运作难等诸多困难,我们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充分利用空置待建工地、空闲厂房、闲置空地等,因地制宜确定摊群点建设场地;严格建设标准,对摊位招牌、烟道、电路、上下水、抗风雪、消防安全、公共卫生等提出明确要求;积极开展“引摊入场”,有效消除占道经营“肠梗阻”、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方便了群众日常生活。截至今年11月,全市共设置临时便民饮食摊群点53处,提供摊位2400余个,创造直接就业岗位7000余个,维护了市容、促进了就业、保障了民生,打造了新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二是设置便民型“小修小补”服务点。对修自行车、修鞋、缝纫、配钥匙等小修理类摊点,采取划线定位、就地安置的办法进行管理。在居民社区、背街小巷,以设置便民服务点的形式进行定点定位,设置档板、明确标准、统一编号、建立台帐,提供便民服务。截至今年11月,共设置便民修补服务类摊点152处,让“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市民生活。三是设置季节性农产品自产自销点。从去年初夏开始,在本地蔬菜、瓜果大量上市之前,提前部署、统一安排,在不影响交通、市容的地段合理设置瓜果蔬菜等农产品自产自销点,在媒体公布点位并设置统一标识,既让瓜农、果农有经营的场地,又便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的蔬菜瓜果。同时,积极发动爱心企事业单位捐赠遮阳伞、遮阳棚,解决瓜农、果农遮风挡雨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和包容。今年,全市共设置农产品自产自销点218处,可容纳各类蔬菜瓜果摊点1200余个,实现市容与民生“双赢”。四是设置特殊群体帮扶经营点。对身体残疾、生活确有困难、技能欠缺等流动摊点经营户,通过积极帮扶进行疏导管理,联系协调相关运营企业,增设“福年来”政府早餐车、邮政书报亭等经营岗位形式对其进行转岗,帮助他们提高收入;特别是对身体残疾的摊点经营户,按照就近就地、规范管理的原则,定位设置摊点,既解决其生活问题,也解决了市容管理问题,更纾解了社会矛盾。目前,全市已安排140余处特殊群体帮扶经营点。五是设置潮汐式便民摊位。在不影响市容、不妨碍交通的前提下,‌设置早餐、果蔬、日用百货等“潮汐摊位”500余个,规定出摊时间地点和标准要求,做到“摊在地净、摊走场清”,既规范了城市秩序,又方便了周边群众,还满足了低收入群体的谋生需求。当前,这项工作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需要属地进一步做深做实,力求既规范市容管理秩序,又保障相关群体的就业问题。

三、强化规范管理,促进有序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顺应广大市民的需求和期待,疏堵结合、规范管理、协调协作,助力城市“摊点经济”有序发展,便利市民生活,增添消费活力。一是加强一体化布局。指导督促辖区政府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坚持同辖区经济水平、人口分布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立足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功能定位、管理能力,把摊点经济作为经营业态和商务功能的补充,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且不影响交通秩序、不危及消防安全、不污染环境卫生、不侵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摊点经济集中区,推动摊点经济规范有序发展。二是强化常态化监管。严格落实《淮南市临时便民摊群点管理暂行办法》《淮南市城区便民摊群点设置管理导则(试行)》,指导督促监管单位认真履行责任,切实加强规范化摊群点设施、燃气、消防、油烟、水电、卫生等管理,为广大市民提供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生活环境和舒心惬意的消费环境。从去年10月份起,我们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在田家庵区洞泉美食城、信宜四季美食城,经开区巴黎春天摊群点,大通区居仁村摊群点开展“瓶改管”试点,对193户摊点经营户使用的瓶装液化气改用管道天然气,让经营户得到实惠,摊点安全管理也更有保障。三是提供特色化服务。坚持“一区一案”、因地施策,指导对摊点经济集中区布局风格、运营场景、软硬件设计中创新融合淮南文化元素、美食元素、文明元素等,体现本地特色;倡导在特定区域、夜间特定时段,进行特定类别商品的宣传促销活动,丰富夜生活,点亮“夜经济”。目前,洞泉美食城、信宜四季美食城等特色小吃摊群点已经形成了集聚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喜爱,成为“夜经济”的新亮点。在管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市民有随地乱扔、乱丢垃圾等与城市文明不相符的现象,在此,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提升文明素养,坚决摒弃乱扔、乱丢垃圾的陋习,争做文明市民。

下一步,市城管局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民生至上、服务为先,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在推动城市摊点治理上出实招、求实效,生动实践“小摊点,大民生”,促进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化、城市执法更加人性化、城管形象更加亲民化,持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主持人: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提问时先通报所在媒体机构名称。

工商导报记者:

请问,刚才发言人提到,我市出台《淮南市城区便民摊群点设置管理导则(试行)》,请详细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徐辉:

感谢记者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淮南市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导则(试行)》经市人民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淮南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文件印发实施。《导则》深入践行“精心设计、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的理念,为我市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和规则支撑,对确保我市公共空间治理的规范性、一致性、高效性,加快实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全面提升我市公共空间综合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导则》共16项内容,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淮南市城区便民摊群点设置管理导则(试行)》。

《淮南市城区便民摊群点设置管理导则(试行)》共七章,包括总则、设立审批、选址设置、建设标准、日常管理、相关职责、附则等内容。

《导则》对便民摊群点概念进行了界定。本《导则》所称便民摊群点,是指各区为安置在永久性建筑场所外经营的各类摊点,同时方便市民生活而分类规范设置的临时性摊点经营区域。根据设置管理标准不同,划分为固定集中式便民摊群点、潮汐式(早夜市)便民摊群点、修补服务类便民摊群点、季节性自产自销农产品销售点类便民摊群点。

《导则》对便民摊群点设立主体进行了明确。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区政府(管委会)所属街道(乡镇)为便民摊群点的设立申请和组织实施单位,负责制定具体选址和设置方案。

《导则》对点位规划和选址提出了要求。便民摊群点建设要进行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安全、环保、节约、美观、干净、整洁的总体要求;摊位设置数量要根据经营种类、场地大小、基础设施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类设置;要充分利用空置待建工地、厂房等空闲场地、断头路和集贸市场早晚间空档时段闲置空地;设置便民摊群点应先征求周边相关单位、社居委(村委会)等意见,控制设置摊点经营类型、数量,限时经营,满足多数居民生活需求,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导则》还对摊群点建设标准、日常管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相关内容已经通过市城管局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公开发布,方便社会各界查阅。谢谢!

主持人:

下面请继续提问。

市场星报记者:

请问,摊群点的安全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请问市城管局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摊群点安全?

徐辉:

感谢记者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安全大于天。市城管局高度重视摊群点安全管理工作,在加强日常巡查巡检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多个维度加强摊群点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结构质量方面,要求便民摊群点建筑结构要符合安全要求,能够抵御雨雪、暴风等极端天气;建设材质要符合消防安全标准。在地面环境方面,要求便民摊群点的地面要做好硬化,铺设防滑地坪漆或地砖(地板革),做到统一、美观、安全。在电路管理方面,要求便民摊群点内供电线路铺设时要穿管,并选择合适位置固定,做到安全、有序、美观。便民摊群点内不得出现私拉乱接现象。在油烟管理方面,要求便民摊群点要建设统一的公共烟道,有条件的便民摊群点可统一开通管道燃气。餐饮摊点应配备油烟净化设备,确保油烟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经营户不得改变公共烟道的结构,分户的烟道要与整体协调一致。在上下水管理方面,要求便民摊群点建设时要提前铺设好上下水管道,结合实际配备公共洗菜(洗碗)池。同时,排放污水的下水管网要能够与城市公共污水管网对接,确保污水排放到城市污水处理管网内。各经营户在排放污水的位置都要设置过滤池,平时要保持密封,定期进行清理。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要求便民摊群点内应根据自身规模设置公共卫生间,有专人及时清理维护,保持干净整洁,确保摊群点周边无随地大小便的不文明行为发生。在消防设施管理方面,要求便民摊群点要根据规模大小,设置微型消防站,配备足够数量、种类的消防器材;具备条件的应当每户都配备灭火器,做好火灾防范工作。

主持人:

感谢发言人的发布。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散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