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进展】夯实基础推动水上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1-31 10:16 点击数:来源:淮南市交通运输局
【字体:

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全面抓好水运建设、绿色发展、安全监管、行业管理和党建、廉政建设等重点工作,在推动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中爬坡上坎,在建设交通强市的征程中贡献力量,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港口吞吐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逐年增长,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各项工作呈良好态势。2023年水运工程固定资产投资5.37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比例为101%,全省排名第五。全市拥有内河营运船舶1480余艘,千吨级泊位达30个,港口吞吐量、内河货运量、内河货物周转量分别累计完成1270万吨、9500万吨、520亿吨公里,同比增加7.9%4.4%3.6%

港口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我市积极推进5个在建港口项目,即中铁中房大通洛河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大通珍珠综合码头等、淮南港3号水上综合服务区、凤台新港码头和淮南港皖江物流综合码头;江淮枢纽港、陶圩综合码头、淮南港寿县港区新桥综合码头、寿春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寿县捷力综合码头、寿县东升综合码头等6个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航道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全市境内现有淮河、江淮运河、茨淮新河、窑河、淠河等航道9条,航道总里程达396.6公里;2023816日,江淮运河淮南段试运行,标志着国家重点工程、安徽省基建一号工程引江济淮工程正式竣工,为我市航运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江淮运河全段开通,积极推动淮南煤矿、粮食等大宗货物的入江达海,拓宽了贸易渠道,加强了我市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联动和互补。

全市千吨级以上大吨位运输船舶数量明显增长,运力规模达360万载重吨,货物运输由单一的煤炭和黄砂货运功能,逐渐发展成为以散货进出口为主,兼顾化工原料及制品、件杂货等装卸运输。

完成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船舶垃圾8.83吨、船舶生活污水305.63立方、船舶含油污水16立方;组织开展港口码头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活动;已完成淮南市2023年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任务284艘,完成年度计划的100%,改造进度居全省前列。

行业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全面完成2023年水上春运保障任务。2023年春运期间,全市共组织投放运力706艘次、客位数1.74万位次、运送旅客37.50万人次、运送车辆6.67万台次。做好行政审批和企业经营资质核查工作。共办结各类海事港航政务服务及行政许可、行政确认事项4400项,满意率达100%;组织开展2023年度水路运输及其辅助业核查工作。有序推进船舶检验和船员管理工作。2023年共完成各类检验发证船舶1681艘,完成船舶受电设施改造检验281艘;组织内河小型船舶和内河渔船检验适任资格培训的32人参加适任资格考试,通过31人。

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表示,2024年,全体海事人将在风险挑战和战略机遇中披荆斩棘、勇毅前行,找准发展难题,聚焦重点破题,深入分析答题,继续交出推动淮南水运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