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宣传】《淮河早报》报道:垃圾分类“我”先行
2月20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
据介绍,为保障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市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纳入2021年度政府立法计划,出台了《淮南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从推行垃圾分类以来,特别是2023年以来,我市各县区围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等重点工作,推动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走心、扩面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在前端,全市已在19个街道163个社区863个居民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建成智能化生活垃圾分类房(亭)261座、人工垃圾分类亭781座、四分类垃圾桶组695组。继大通区、淮南经开区生活垃圾分类率先实现全覆盖后,田家庵区、谢家集区等各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相继实现全覆盖。在后端,淮南市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寿县焚烧发电厂稳定正常运行,其他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始终保持在2200吨/日以上;餐厨垃圾处理厂二期已建成运营,处置能力由100吨/日提升至400吨/日。在中端,提升改造了22座中转站,配置厨余垃圾专用车辆22台,基本做到厨余垃圾“桶装车载、换桶直运”。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实现其他垃圾“全焚烧”、厨余垃圾分类率16%、垃圾回收利用率35.1%、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稳定保持在80%以上。(淮河早报 记者 李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